Categories: News

[新聞]《點五步》的輸贏得失|陳廷清網誌

電影是個做夢的工場,在夢工場裡追求你的夢想,談何容易,有人窮一生的精力和堅持,都未能達到以電影為夢想的成就,甚至連拍一套能夠在主流戲院公開放映的作品,也沒有機會。在夢工場製作的電影,談及夢想就容易得多。每個人都有個夢想,但這些夢想是否有意義,可以說是另外一回事,追求夢想只是一種態度,所採取的方向和方法,是否可取和值得支持,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
夢工場的產品,談及少年追求夢想的電影,近年本土製作,黃修平導演和陳心遙監製的《狂舞街》和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是較為突出和被人留意的本土電影。陳志發的《點五步》亦屬這類電影。電影新導演以拍電影尋求夢想,亦在作品中談及追求夢想,這些影片大多出現較為強烈勵志的效果,亦使年青觀眾較容易產生共鳴,故此這類影片都採用公映之前,以特別場或者是包場的方式在公映前放映,在公映之前務求產生口碑,製造宣傳聲勢。

《點五步》是描述80年代沙田一位中學校長(廖啟智飾演),在校內組織少年棒球沙燕隊,竟然最後擊敗訓練有素的日本少年棒球隊,故事集中在兩個住於同一屋邨的難兄難弟細威(胡子彤飾演)和阿龍(林耀聲飾演)。影片描述校長訓練少棒隊的過程,相當強調輸贏的問題,校長常教訓隊員:「輸贏都在這半步」,「我不是要你們去贏波,而是要贏自己」,然後他會強調「贏就一齊贏,輸就一齊輸」的集隊精神;到了最後的勝利,他相當激動地說:「最開心的是你們終於贏了自己」。雖然他在鼓勵學生對於永不放棄的精神,但卻是強烈地用著輸贏的概念。其實棒球並不是這隊頑皮學生的夢想,反而是校長本身追求的夢想,雖然明知球隊質素不高,潛意識地贏出球賽是其終極夢想目標。輸贏是一種「零和遊戲」,有贏方就必另有輸方,有「得」必有「失」,人是。我們社會的虎媽虎爸已經在教育子女上,早傾向採取「不要輸在起跑線」的態度,甚至有提前至在受精時的優生觀念,強調輸贏多於堅持意志的培養。

監製之一陳慶嘉在首映會曾經提過這部是運動電影,語調有點兒語帶相關。電影故事要是沙燕隊奪得棒球賽事,而影片的開始和結尾,都是在「佔中運動」期間的場面拍攝,片中亦有插入中英談判,九七回歸過渡的簡單歷史,明顯地是要為電影本身,增加政治層面的意識,但其實只是相當表面,反而容易使人覺得,這樣的加插只不過是乘著「佔中」和《十年》的社會情緒潮流,討好著一些目標觀眾,市場取向多於內容實質層次關係。

無疑《點五步》叫人踏多半步去贏的勵志情緒,使觀眾鼓舞,充滿熱血,是為值得支持新導演拍攝的本土電影作品,整體成績不俗,只是覺得讓年青人在尋求夢想,總是還在沉溺於輸贏的態度和思維,產生過份功利掛帥的價值觀,使我想起想起是枝裕和的《比海還深》的少年,在打棒球時,偏向不去贏對手的想法,人生的得失,不一定在乎輸贏!

earth

Share
Published by
earth
Tags: 包場